重回職業狀態兇猛 佩奇要制造風浪
威爾士小將佩奇上賽季降級后迅速從Q School殺回職業。新的賽季開始,輕裝上陣的他在剛剛結束的北愛爾蘭公開賽闖入16強。
“我感覺更舒服。那幾場球一切都開始變得順遂。我在球桌上更自在,實話說這是關鍵,可能和在職業賽場呆久了有點關系。通過Q School,現在重新開始職業資格第一年,讓我更有信心。現在我可以向前看。”
佩奇一路淘汰雷佩凡、桑坎姆,第三輪4-0橫掃利索夫斯基,第四輪3-4惜敗于沃頓。“那場比賽我們拼得很兇。我們都打得不好,里奇最后兩局打得很好,贏下了比賽。我們晚上10點才登場,所以等待的過程讓一切雪上加霜。這種比賽是你必須努力贏下的。我肯定會從這場比賽中吸取經驗。下次遇上超晚場,我會有不一樣的做法,我會在比賽前睡一下或者做類似的事,確保自己有充足休息。等待確實會榨干你。”

今年的Q School是佩奇短暫職業生涯中的一次艱巨考驗。“臨近Q School時的感覺并不美妙,不過我當時很有信心。如果你屬于剛降級去打Q School的,自然有信心闖關。那幾周我埋頭苦練,非常努力,最終獲得回報。”
“我寧愿不要出現在那里,我想闖過世錦賽資格賽從而保級。闖過Q School給了我很多信心。我第一場就過關了,于是在新賽季開始前多了幾周休息,卸下包袱,好好放松。”
佩奇的成名作是2017年威爾士公開賽,當時年僅15歲的他連贏兩場殺入32強。“感覺像是很久以前了,我覺得那次打得很好。當時大牌都在,在那樣的年紀,我很容易產生崇拜心理。我打得不算特別卓越,但還是拼贏了幾場球。在職業賽場贏球的感覺很好。最后我被特魯姆普4-0橫掃,在他面前我沒有太多機會。”
“第二年我又來了,對陣賓漢姆,這次的比分好一點,是4-2,但我本可以給他帶來更大壓力。和這兩人的比賽是相當不錯的經歷,我享受著場上的每一分鐘。”
在佩奇的成長道路上,同胞前輩威廉姆斯給了不小的幫助。“我11歲第一次參加威廉姆斯的俱樂部的地方聯賽,大概13歲開始和馬克練球。他們對我做了很多事,我不能要求再多。我非常感激,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。更早的時候我從來不習慣輕打。威廉姆斯的圍球方式完全不同,有小的技巧等等。現在我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比賽方式。你得好好吸收從他身上學到的所有東西。”
“剛開始和他打練習賽的時候我輸得很慘,我可能1-18、1-19甚至輸掉22局。他冷酷無情。現在我還經常遇到這樣的比賽。和他比賽出現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。他也不會讓你忘記這樣的比賽,任何大比分都會立馬出現在社交網絡上!不過現在我偶爾也能贏,這很好。”
和所有球員一樣,佩奇也渴望在更多比賽中走得更遠。“你不想只是打個照面,你參加每一站比賽都想贏。我知道做比說要難,但如果你不想贏,那么亮相賽場沒有意義。現實點說,我覺得自己可以在這個賽季制造一些風浪。我相信如果狀態在線,找到巔峰狀態,那一切皆有可能。這很難,你需要的就是抓住每一場比賽的機會,希望能堅持到最后。”